共和县“三重奏”唱响新时代政务服务主旋律
来源:0 发布时间:2022-07-29 00:00:0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近年来,共和县以“放管服”改革为总引擎,加快推进企业和群众“少跑”、审批“快跑”、服务“常跑”的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全力唱响强能力,破壁垒、谋布局,提效能、知民情、重服务“三重奏”,全县政务服务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破除“空间”障碍壁垒。按照“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凡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办事窗口,进行统一受理。截至目前,县政务服务大厅入驻部门24家、企业13家,设立办事窗口63个,AB岗工作人员122名,461个事项实现集中办理,受理事项达8万余件。全力构建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动”体系,大力推广应用“青松办”“人社通”等移动终端,健全网上预审办理和“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协同办理运行机制,13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44个事项同步在“青海省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大厅办理,截至目前办件量达264件,网办率达95%以上。强化审批部门间协调联动,梳理事项清单,制定办事指南,完善事项办理要素,41项市场主体类和非市场主体类“一件事一次办”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落地,着力破解办事群众“多头跑”“反复跑”“跑远路”的政务服务壁垒。
全面完善功能布局,强化政务服务下沉。聚焦乡镇社保卡申领、养老保险等高频事项,适时开展现场模拟演练、业务培训等活动,提升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点)工作规范化水平。坚持审批重心前移、审批场地前置、审批服务前行,依法依规下放涉及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民生保障等领域的17项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权,加快破解基层政务服务堵点痛点难点。扎实推进老年人群体精准化服务,全面梳理老年人高频事项19项,设置“老年人优先”办事窗口7个、老年人优先服务点2处,配备轮椅、老花镜等便民用品,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办事省心更暖心。逐步完善智能引导、自助填单、智能排队等政务服务功能,政务大厅每层放置电子楼层导航机,投放不动产制证一体机、身份证自助办理机等自助服务设施7台,叫号机2台,购置人证合一温控一体机1台,群众凭有效身份证件显示体温、查验“双码”,以辅助行程证明助力零接触、无障碍通行。积极推动县乡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好差评”全覆盖,以评树碑,以评促改,全力加强政务服务效能常态化监管。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开展代办服务。遵循“自愿委托、无偿服务、依法实施、协同联动、高效便民”的原则,加强干群互动,及时了解群众和企业“帮代办”需求,做到群众企业有诉求和困难,干部有回应和行动。依托县政府网、县政务服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发布“帮代办”办事指南,开设“互动交流”“便民电话”等政务服务互动栏目,明确“帮代办”事项办理条件、工作范围、办理时限等要素,政务服务“帮代办”实现良性互动。开设“帮代办”窗口,强化电话预约、上门受理、送证上门等政务审批“出柜台”“进家门”服务模式。整合志愿者、业务量少的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组成服务工作队,全天候提供咨询引导、全程陪办、代填代签等“帮代办”服务,相关审批部门积极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残疾认证、残障人士开店、老年人养老事项办理等上门服务,办件量达356人次,办结率100%,持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