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坚持“四个到位”全力抓好环湖地区旅游市场整治工作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主要领导关于环湖地区旅游市场整治工作的批示精神和省政府青海湖地区旅游市场规范整治专题视频会议精神,彻底整治环湖地区私设“景点”旅游乱象,共和县坚持当下改、长久治相结合,认真反思、迅速行动,强化宣传引导先行、细化责任筑基、依法整治托底,发动群众、联合作战、集中攻坚,扎实推进环湖地区旅游乱象整治。
一是以思想认识到位引领行动自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即安排,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环湖5个乡镇,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逐个摸排、现场指导、现场办公、提出具体要求。并先后召开专题会、部署会,及时传达中央有关领导、省州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以及青海湖地区旅游市场规范整治专题视频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研究制定《共和县环湖地区旅游市场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由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10名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四个片区工作专班下设整治、宣传、调研3个工作组,建立起“1+4+3”运转高效、配合密切、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形成了推进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以协作联动到位实现共管共治。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环湖五镇、各片区工作组和县文旅、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林草等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强化协调配合,增强工作合力,主动承担起推动环湖地区旅游市场规范整治的政治责任,自8月18日以来,联合执法宣传20余次,设立警示牌170个,批评教育6人,劝返游客10人。同时,主动加强与湖管局相关部门的协调衔接,协商下一步健全完善联席会商、信息互通、巡查督查等制度,建立权责明确、全面覆盖、监督有力的联合执法监管机制,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执法效率水平,确保环湖地区旅游乱象得到全面整治、不留死角。
三是以宣传引导到位及时回应关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将保障周边群众利益作为整治工作的前提,加强对涉事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州县相关部门会同青海湖景区保护和利用管理局相关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前往倒淌河镇环湖东路、洱海、109国道沿线,通过实地查看、现场座谈、考察了解等方式了解情况、宣传政策。组织倒淌河镇、江西沟镇、黑马河镇、石乃亥镇、塘格木镇和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对经营“景点”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等相关人员详细核实有关情况、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广泛宣传旅游及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细致讲解整治的短期任务和长远目标,表明政府依法开展整治的坚定决心。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带头进村入户,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多层面召开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代表意见建议,找准查实问题根源,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最大限度争取群众支持,自觉关闭私设通道、清理环境卫生、拆除违章建筑,为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以排查整治到位改善环境面貌。在深入开展环湖各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和情况排查统计的基础上,迅速整合县乡村三级工作力量150余人,发动农牧民群众700余人,出动车辆机械140余台次,对公路内侧沿线私设“景点”、私搭乱建、乱挂旗幡、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集中开展规范整治,对整治拆除、草地退化区域,目前正在编制阶段性生态修复方案,确保环湖南岸所有私设景点全部清除并恢复生态原貌,做到不漏一处、整改彻底。常态化开展“清洁海南”行动,组织群众定期清理河湖沟渠、道路沿线、集镇街道卫生,每日派人巡查,引导群众集中投放垃圾,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截止目前,环湖公路内侧经营通道已全部关闭,私设“景点”有关临时建筑、帐篷、彩旗经幡、留念石刻等已全部拆除,累计整治牧道和经营通道306条、关闭经营通道55条,整治私设旅游景点和设施59处、广告牌石碑46处、经幡彩旗623面,清理垃圾36余吨,清除经营餐车货柜、彩钢房、铁杆木杆、网围栏等74处,短期内有效改善了环湖地区环境面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