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共和县“三个一”举措筑牢农村牧区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来源:0 发布时间:2023-02-0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自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以来,共和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任务,切实筑牢农村牧区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一盘棋”谋划,基础要素有保障。共和县从全局出发,聚焦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综合分析研判疫情形势,不断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全县设立定点救治医院1个,床位359张,重症床位15张。加强医疗设备及药品储备,储备救治药品43098(盒、支、袋)、制氧机100台、氧气袋165个、指夹式血氧仪352个、储备氧气12825升,切实满足当前全县就医用药需求。按照普通病区医护比1:2.5、床护比1:1、重症区域医护比1:3、床护比1:6的标准,全力做好定点医院医疗力量储备工作。加大专业队伍培训力度,从医疗救治、院感防控、核酸采样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医生180人次、护士276人次、检验20人、影像14人、药学22人、疫情防控采样培训人219人,志愿者培训430人。

图片

图片

“一张网”铺满,工作任务全覆盖。共和县全方位、多层次、多举措扎实开展农村牧区疫情防控工作,覆盖全部人群,关注重点少数,由点及面、以面带全,推动农村牧区疫情防控工作走深走实。县域医共体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县中医院与上级医疗机构联合组织两支巡回医疗队,赴各乡镇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一线,努力提升全县农村牧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疗救治能力。不断加强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向群众宣传解读“乙类乙管”的科学性、必要性、合理性,指导居家治疗患者合理用药,引导群众减少聚集性活动,保持良好心态,自觉加强并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利用疫苗接种系统、公共卫生系统及民政系统进行摸底排查,排查目标人群8234人,对老、弱、病、残、孕以及患有基础病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服务,按要求开展重点人群随访管理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解决快”,向重点人群免费发放健康服务包,发放健康服务包2141份,发放金额达到3.59万元。

图片

图片

“一条线”贯穿,防控措施见成效。共和县聚焦工作重点,围绕工作目标,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通过重心下移,实现“自上而下”向“上下联动”转变,做到了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防控要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乡镇、走村入户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制度,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坚持关口前移,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前哨作用,筑牢农村牧区防控“第一道防线”,不断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作用,将重点、次重点人群管理工作做深做细,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织密织牢农村疫情防控网,让农牧区群众“见医、见药、见干部”。县、乡、村各组织一支重症、危重症转运应急队伍,做好人员和车辆准备,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沟通衔接,畅通绿色转诊通道,全力做好辖区内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全力保障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救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