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近年来,共和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新时代水利发展改革总基调,全面落实省州河湖长令,压实河湖管护主体责任,扎实开展河湖“四乱”整治、制度体系建设、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建成了责任明确、巡查到位、监管及时、整改有力的河湖管护体系,河湖长制工作不断深化。
一是建机制推动履职尽责。始终把深入实施河湖长制作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严格落实“双总河湖长”“三级河湖长”组织领导架构工作机制,构建了各级党政领导主导,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检察等多部门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河湖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机制,及时发布县级总河长令,推动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设立河长制公示牌216块,落实巡河员126人、保洁员218人。制定完善《共和县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和县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10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河湖长联席会议、工作考核、日常巡查、暗查暗访等制度体系。
二是抓项目推动河湖治理。统筹整合县水利、农牧、住建、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资源,大力实施青海湖南岸小流域污染防治修复工程及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对恰卜恰河、次汗素河、阿乙亥河、西台沟等重点河流进行河床疏浚、堤防加固、河道修整和治理,全县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水生态系统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及时更新、改造恰卜恰城镇污水管网,统一清理污水排污口,恰卜恰主城区截污纳管比例得到全面提高。组织实施环湖地区和黄河流域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减少了青海湖、龙羊湖水质面源污染,有效保障了青海湖、龙羊湖水质安全。
三是强整治推动四乱清理。坚持把“清四乱”作为经常性的一项工作,结合开展青海湖南岸及流域垃圾清理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和“清洁海南”河湖流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全面排查清理行洪河道、农村山洪沟、河岸地质灾害等区域。建立县河长制信息平台、微信工作群,以手机APP巡河系统为载体开展常态化巡河(湖),在恰卜恰河、布哈河等重点河段安装监控点14处,实现全天候监控。2022年累计清理河道300公里,清理垃圾700余立方米;打捞16座水库漂浮物,清理垃圾500余吨;处理盗采砂石料行为7起,劝诫偷采人员37人,罚款3.7万元。同时,认真做好国家水利部遥感反馈问题和黄河流域专项督查、省州明察暗访和省第四生态环保例行督查反馈各类问题整改工作,整改销号率100%。
四是严控制推动界限管理。编制完成了共和县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和河道采砂规划,强化对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等区域用途管制。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三线一单”等规划的衔接协调,推进国土空间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严格规范涉河湖项目审批,完成了水利普查名录内的110条河流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划界总河长3883公里,埋设实物桩4200根;完成了4个湖泊划界和104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全面加强河湖管理刚性约束,为河湖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
五是重监管推动节水控水。积极开展节水控水行动,降低水资源开发强度,规范用水审批和监管,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均控制在州定目标以内。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活动,登记全县取水口198个,推进取水口精准管理,全县企事业单位和独立用水户安装计量设施完成70%以上。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全县20家机关单位、2家企业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省部级验收并命名,4家政府机关、2家医院、3所学校节水型社会建设现已完成,目前待省部验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