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发挥村医“前哨”作用守护农牧民生命健康

来源:0 发布时间:2023-05-2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共和县坚持把发展壮大乡村医疗队伍作为促进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行“乡聘村用”管理机制,逐步建立“队伍强、收入稳、服务好”的村医队伍,广大村医积极争做农牧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守门人”和“前哨兵”。
选用机制再优化,村医队伍添活力。持续开展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招录和定向招录工作,着力解决村医队伍老龄化、青黄不接等问题。目前,全县共设有村卫生室100个,寺院医务室16个,配齐村医260余名,均为中专及以上学历,45岁以下村医占66%。加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56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其余村医均进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管理体制,制定执行《乡村医生考核管理办法》及村卫生室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实现村医管得好、用得好。
待遇保障再提升,医疗服务增动力。落实村医待遇保障激励机制,采取村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药补助和绩效考核、工龄工资、执证职级等多形式动态化激励机制,牧区村医工资提高到2000元/月、农区村医工资提高到1800元/月。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通过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自行缴纳和县财政补助措施,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落实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每年支付工作经费3000元/村,保障卫生室水、电、暖、办公耗材等设施,有效改善乡村医疗环境,村医扎根基层更安心。
医疗条件再改善,靶向培训强能力。按标准要求配备各卫生室“小十件”、高压灭菌消毒等医疗设备的,配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药品和耗材,实施各行政村卫生室水泥现浇或砖混结构、面积80平方米的标准化建设,推动实现农村牧区医疗硬件设施“提质达标”。完善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用人单位自办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型综合培养机制,开展医疗、预防保健、疫情防控、适宜技术等方面培训7场次340人,有效提高乡村医生知识结构和诊疗水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