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共和县创推“一门式”改革延伸政务服务触角

来源:0 发布时间:2023-07-2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推动构建政务服务“五级联动”体系,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共和县创推“一门式”乡镇政务服务改革,延伸政务服务触角,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夯实基础,用好服务改革“指挥棒”。设立并统一命名乡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门牌名称,制定《共和县推进“一门式”乡镇政务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坚持依法下放、宜放则放、方便群众原则,把基层服务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权限赋予乡镇,建立乡镇通用事项清单,明确规范乡镇政务服务事项范围。组织乡镇、村(社区)在省政务一体化平台进行事项认领、配置,规范事项申请材料、事项名称、办理时限、设定依据等基本要素,实现事项数据同源、动态更新。加大宣传推动使用“青松办”“人社通”等政务服务手机移动端,明确政务服务“是什么”,解决政务服务“怎么干”的问题。目前,建立乡镇通用事项清单142项,全县11个乡镇18个社区99个村完成便民服务中心(站)挂牌,以及一体化平台的账号建立、事项认领、配置工作。
规范引路,精耕服务改革“试验田”。县直各部门在乡镇设立的派出性质服务窗口集中入驻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受乡镇政府统一管理。不具备入驻条件的,实行承诺办结、月统计上报制,做到依法依规办理。合理布局乡镇中心(站)服务功能区,配置服务设施设备,规范设置专窗、综窗、帮办代办窗,按照“相对固定+潮汐设置”模式,在季节性、临时性办件集中期,合理调配综窗人员提供暖心服务。目前,全县11个乡镇、18个社区便民中心(站)已完成窗口设置,窗口及工作人员配备统一标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养老服务、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残疾保障、计划生育、退役军人等事项已集中入驻,做到“线上+线下”提供事项办理服务。两个试点村单设便民服务站,已完成服务柜台、窗口设立,正在试运行,其他村设立帮办代办窗口提供服务。
建强队伍,打造服务改革“生力军”。以乡镇抽调、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择优选派83名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充实乡镇窗口力量。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工作人员力量,开展服务工作。乡镇、社区实行ABC岗制,确保中心(站)不空岗,群众前来办事有人等候、有人办理。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网格管理员作用,成立红色代办员队伍,免费为群众办理或代办相关事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专题培训、岗位练兵、观摩交流,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抽调县直部门业务骨干成立业务培训团,集中对乡镇窗口工作人员就事项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等内容进行岗前轮训、业务测试,增强窗口人员基本能力,做到持证上岗,实现在窗口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
制度先行,筑牢服务改革“防火墙”。制定完善中心(站)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行为规范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统一印发《村级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登记本》,促使村级事项办理有记录;认真执行“海南评议”“好差评”评价制,不断激励窗口工作人员用情用心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注重用纪检监督利剑延伸到基层,联合县纪委深入全县1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部分村级服务站开展督查,并将改革事项纳入县委巡查内容,倒逼基层政务服务转作风,提高业务水平。强化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站)、站所考核管理,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将乡镇政务服务纳入转作风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考评范围、履行为民服务职责述职评议,形成县乡村联动政务服务格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