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五项举措”,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共和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破解教育发展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打造涉藏地区教育强县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及监测成绩、中考成绩持续保持全州前列,高中录取率逐年提升,连续三年考入江宁班学生比例位居全州第一,先后获得州级“教学质量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深化党建工作,教育系统建有党总支2个、党支部27个,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校长“一肩挑”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加强学校思政工作,推进学校普法教育。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特色学校发展路径,先后创建了县中学“亮剑”精神、县高级中学“三红”、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小小讲解员”等党建品牌。
以改革为抓手,全面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结对帮扶、学科带头人跨校师徒结对、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等手段,持续加大农牧区薄弱学校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实施民族教育转型提质工程,积极推进 “三科”教学改革和其他学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成立学生生涯指导中心,制定《共和县高级中学学生发展指导实施方案》。坚决落实国家“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决策部署,县政府年投入专项资金300万元,聘请指导教师62名,实施课后服务“5+2模式”,拓宽孩子眼界,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以短板为靶向,不断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成果。着眼教育教学质量短板,重点实施党建领航立德树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教育队伍提质增量、教育质量管理评价、教育信息建设提档、教育系统管理改革“七大工程”,切实解决地区教育领域特殊性、关键性问题。持续清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加强教学管理、净化教育生态。全县各级学校实施智慧班级、智慧校园建设和智慧黑板配置等项目,依托州县财政投入和江苏援建资金,全面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步伐不断加快。
以项目为助力,持续夯实育人环境设施基础。近三年,共投入3.6亿元先后实施改薄能力提升项目、学前教育扩大资源建设项目、江苏对口援建项目、义务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藏区专项资金项目等教育项目30项,安排县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配备中小学体育器材、机房电脑和改造部分学校供暖设施,全县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设施不断优化改善。注重校园优质育人环境打造,厚植学校文化底蕴,形成不同主题、各有特色的教育内涵,校园文化软实力持续提高。
以优质为目标,加快优化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盘活编制资源,加大招引力度,实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优秀教师148名。注重师资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科学制定教师补充计划,招聘、引进中小学教师121名,通过“银龄计划”先后返聘退休老教师34名,引进江苏支教教师64名,接受省内外院校顶岗支教实习生223名,县级财政年投入资金2088万元,落实政府临聘岗位435名,教师队伍专业结构逐步优化,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明显提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