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抓稳脱贫攻坚接力棒蓄力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0 发布时间:2023-09-1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共和县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主线,着力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任务具体、逐级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责任体系,切实增强县乡村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有效衔接问题整改和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查漏补缺、巩固提升,以实际行动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当好乡村振兴“主力军”,全面压实责任。始终将压实“四方责任”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政治任务,聚焦责任落实,统筹制定《共和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答好百分制综合考卷的具体措施(2023年—2025年)》,进一步夯实属地责任,行业责任、帮扶单位责任和驻村干部责任。县委常委会、政府党组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讲话、会议及文件精神并专题研究相关工作,累计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省级督帮反馈问题安排会、“总队长”各类会议8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遍访30个重点村,并指定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有效衔接工作“总队长”,全力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结合农牧、住建、自然资源、水利、民政等重点行业部门整改责任,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提质增效。12名县级领导干部下沉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28名县级领导每人联点2--6个村担任驻村指导员,124家部门单位、企业与99个行政村联点帮扶,选派驻村干部242名,单位党员干部与脱贫户建立结对关系,实现包、帮、驻、联“四个全覆盖”。

守牢乡村振兴“主阵地”,全面落实政策。坚持将巩固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积极作为、精准发力。2023年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32%,投资1558万元实施农牧区供水工程2项,农村供水保证率97%,开展城乡医疗救助6698人次、发放救助金1072.39万元,民生基础进一步强化。全县150个新建、续建项目,吸纳本县务工人员1766人,吸纳率为38.2%;脱贫人口外出就业人数5399人,任务完成率为112.48%,为247名省外务工人员中符合条件的221人发放交通补助22.1万元,发放率为100%;易地搬迁安置点有劳动力的426名脱贫户及2023年“雨露计划”毕业生156人全部实现就业,2个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务工113人,引导农牧区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9812人次,其中组织化劳动力转移就业1352人次,通过稳定扩大就业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不断完善与常州经开区协作工作机制,发挥“组团式”帮扶作用,江苏省委派医疗、科技领域人才11人,并成立省内外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团”,通过线上线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全面推进工作。持续将收入测算、防返贫监测、资金管理使用等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前三季度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8万元,同比增速27.82%;今年新纳入监测户147户513人,现有监测户178户600人,监测户占比增加到4.07%。2022年457户1601人不增反减户,已消除360户1255人,1户1人死亡,剩余96户345人利用“一户一策”继续帮扶。整合资金2.33亿元实施项目48个,目前支出资金1.34亿元,综合支出率为69.8%。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048笔4492万元,贴息953户164.3万元。投资6266.28万元实施试点村项目16项,投资4600万元实施8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4598.74万元实施2525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项目和61户房屋抗震改造项目,以和美乡村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结合“三治四化双提升”工作模式,成立共和县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实施乡村治理“一乡镇一品牌”工程,收集推广33条具有典型意义的村规民约,逐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精细化、规范化。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