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文化+旅游+经济+生态多元发展铺就乡村振兴路
来源:0 发布时间:2023-10-27 00:00:0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黑马河镇深化拓展“党建+”模式,以“观日之城”为主导,创新开发“班禅拉泽”景点,以旅游为媒,以文化为魂,以经济为基,以绿色为底,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振兴动力,赋能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凝聚力”。黑马河镇紧紧抓住党建“牛鼻子”,聚焦青海省委书记陈刚“六个一”要求,通过专题研究、深度调研等,与各村党支部书记协商5次,因地制宜开发班禅拉泽景点,紧紧依靠区域特色,明确文旅主题和方向,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全镇旅游景点,推动旅游业发展。辖区4村联合成立青海观日股份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景点规范运营工作,自7月12日试运营以来,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管理有序、收入持续增长,进一步提振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全面增收致富的信心。

旅游建设,撬动乡村振兴“发展力”。为打造生态旅游示范镇,镇党委政府积极协商,针对景点建设需求,顺利完成环湖内侧11户协议补偿签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整合资金398万元,完成钢构艺术大门一座、原有水泥路翻新、停车场1座、新建网红打卡点4处、升级改造装修原有房屋等,景点内现有公厕3处,停车场2座,移动式椅子50座,含母婴室、游客服务大厅、办公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能满足游客日常需求,为打响碧波荡漾青海湖的“金名片”奠定基础。

文化发展,铸造乡村振兴“驱动力”。“班禅拉泽”以其浓郁的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在此观光驻足,体验当地特色民俗风情。为充分弘扬藏传文化,景点内还打造了牛粪文化墙32座、玛尼石堆(石供曼扎)13个、黑帐篷4个。牛粪文化墙象征着火种和生生不息的繁衍,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中所特有的民俗传承和风情;玛尼石堆是由镌刻着佛像或经文的石头堆砌而成,路过玛尼石堆时,会念诵经文,祈求神灵的保佑;黑帐篷是用粗牛毛织成的帐篷,是藏区游牧民一种特殊形式的居室,承载着藏民族数千年的厚重人文历史。
经济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黑马河镇坚持文旅发展、农牧民增收“双促进”,整合资金199.2万元,购买摆渡车32辆,在景点内运营,设置8个摊位,销售当地特色,规范骑马、骑牦牛等民俗体验,亮出特色名片。景点招收吸纳周边农牧民就业96名,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景点收益由全镇农牧民群众进行分红,涉及1504户5245人,包括脱贫户269户901人,家门口有收入、有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景点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6742人,平均日接待游客3812人次,截至目前,收入530余万元。
生态宜居,巩固乡村振兴“新活力”。始终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生态环保新模式,形成镇党委书记主抓、班子成员包片、干部职工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责任。全镇范围实行“周整治、月督导、季评比”工作机制,以每月“周三”为环境日,常态化开展“清洁海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整治“脏乱差”、私搭乱建等环境问题,累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30余次,出动人数1500余人,全镇旅游市场秩序“活力旺盛”,生态文明“增添绿色”,推动乡村振兴绽放迷人光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