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聚焦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试点编制“群众好懂、基层好用”的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
2024年,共和县紧扣“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目标,试点推进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职责清单,厘清了县乡权责关系,持续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活力,试点工作得到中央编办指导组“共和试点工作好于全国第一批”的肯定性评价。
坚持党委领导,上下同心“一盘棋”。高度重视,扛牢责任。县委总揽全局从“头”抓到“尾”,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乡镇、编办、县直部门为成员的工作实施小组,建立“县委书记领导、组织部部长领衔、乡镇领办、部门配合”责任链条,县委常委会3次部署、听取、研究、审议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始终在党委领导下推进。统一思想,校准坐标。坚持在思想上“拔高一层”,县委常委会、推进会、调研座谈会等会议6次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省委试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月霞常委讲话精神及相关文件要求,引导各级干部深刻把握试点工作重要性。坚持在行动上“先行一步”,按照省委编办统一安排,组织3名乡镇负责同志赴广西考察,学习工作思路、方法和经验,提前培养试点工作的“明白人”。全员参与,同向发力。坚持挂图作战,制定县乡两级工作进度表,明确工作步骤、明确具体内容、明确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县委书记督全盘、组织部部长督质效,通过“四明两督”,促进试点工作细致、扎实、高效。召开全县试点工作推进会,省委编办驻点指导,州委编办现场辅导,特别是中央编办指导组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下沉乡镇一线蹲点,深度参与清单编制工作,推动试点工作高质量开展。
坚持方法引领,各级共绘“一张图”。创新“234”工作法。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机制,确保情况及时掌握、争议及时协商、问题及时解决;州县乡三级联动,州级统筹安排、县级直接负责、乡镇具体实施,做到忙而不乱、有章有序;抽调骨干构建“编办下沉蹲点、法务全程辅助、专班具体实施、乡镇全员参与”的四方联动格局。建立“三化三到位”机制。针对乡镇工作事务杂、干扰多、力量弱等突出问题,采取试点工作“专班化”、确保任务落实到位,日常管理“专室化”、做到工作保障到位,工作人员“专职化”、推动责任细化到位,使专班人员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理事项、编清单。推广两个“土办法”。坚持清单“即录即核”法,当天事项当天审核、当天录入,做到事项即时录入、保质保量。坚持“密文密办”法,安排机要、网信、政法、公安、统战等部门,对涉密、敏感事项逐条“过筛子”,坚持专人专机、密文密办,严防失密泄密,得到中央编办指导组“点赞”。
坚持质量为先,干群聚成“一条心”。严把编制关。结合三张清单不同特点,采取“基本事项无遗漏、不缺项,配合事项责任清、任务明,收回事项无异议、均认可”的工作标准,组织乡镇背靠背交叉比对,部门乡镇面对面沟通交流,社会各界条对条查漏补缺,共梳理事项930项,较初次梳理事项减少压缩42%,做到为“马”赋能、为“车”减负。严把沟通关。运用穿透式调研直插基层一线“问诊开方”,指导搭建县乡沟通、协商、交流平台,采取“小争议就地解决、大争议会上解决”沟通原则,适时组织县乡两级负责人会商争议事项,消除重大分歧意见50余条,做到县乡两级都认账、无歧义。严把审核关。州县联合制定集中审核方案,研究确定“职责法定、权责一致、统一规范、因地制宜”审核标准,建立“乡镇提需求、编办理依据、部门提建议、司法审合法”联审机制,通过部门横向审、乡镇交叉审、州县研讨审,确保权责准确、于法有据、标准统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