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劳务输出惠民生 乡村振兴添动能
来源: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03 17:39:44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近年来,共和县坚持把人民群众“宜业稳岗、劳有所获”放在首位,采取强化组织体系、政策引导、公共服务等方式,扎实推动农村劳动力早转移、快转移、多转移,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体系,健全机构“强联动”。通过成立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共和县劳务输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和县劳务输出工作评比制度》《共和县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等7项制度方案,逐步构建由部门主导、乡镇创建“求职需求”、劳务派遣机构提供“岗位供给”的联动模式,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在乡镇成立11个劳务输出服务工作站,与各劳务派遣公司签订每年带动300人次以上有组织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议,切实解决乡镇、就业部门、企业用工需求衔接不畅的现状,逐步实现覆盖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组织网络。持续把以工代赈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先后召开专题工作安排部署及座谈会,在全县88个在建项目吸纳本地农牧民1514人就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引导农牧区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2746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7611万元。强化政策引导,用好政策“兜底线”。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制定下发《关于鼓励农牧区群众转移就业的奖励办法(试行)》,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创业人员、劳务经纪人和吸纳劳务就近务工的项目建设主管单位进行奖励,激励各类群体多管齐下带动多渠道就业、多形式增收。持续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派遣具有良好劳务派遣资质的企业赴江苏省常州市对用工需求状况进行考察,签订《中西部劳务协作协议》,先后收集67家常州市经开区用工信息900余条,开展多形式供求对接活动,助力城乡劳动力等群体实现跨省转移就业。充分利用人社部门微信公众号、共和融媒等平台,将自主创业补贴、交通补贴、劳务经纪人补贴等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确保将政策红利落到实处。截至目前,为符合申领条件的447人发放交通费补贴44.7万元;为1504人次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岗位补贴1891.71万元,代缴社保补贴1126.02万元。强化公共服务,搭建平台“稳就业”。始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依托“零工市场”、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各乡镇劳务输出服务工作站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78场,省内外1131家企业提供用工岗位26878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25人。充分发挥我县劳动力资源优势,培育打造藏族传统服饰特色劳务品牌,分别在海南州恰噶畜牧业有限公司、青海阿姐珠姆有限公司、青海湖肉业有限公司等各类民营企业实现就业67人。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就业机制,依托环青海湖、班禅敖包、东格尔等6个景点,引导周边1860户2409人参与骑马骑牛摄影、土特产销售等经营业态,实现收入318.6万元,人均增收1322.5元。针对城乡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工作技能单一的实际,集中“上门”举办中式烹饪、挖掘机、刺绣、民族舞蹈、电焊、汽车驾驶员等多种技能培训班,累计开展城乡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77期3495人次,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916人,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20人,推荐申报农牧民职称评审人员1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