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四链联动”锚定干部队伍建设“风向标”
近年来,共和县始终坚持把干部工作放在全县发展大棋局中定位布局,不断优化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模式,竭力打造整体结构优、综合素质强、干事劲头足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加快打造泛共和盆地绿色崛起新增长极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持重思想强行动,构建“素能提升链”。始终把严格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运用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党组)各项会议的“第一议题”,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主课”,严格落实“党性教育教学安排总课时不低于20%”的规定,全面推行“1+X”培训模式,确保党性教育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始终。围绕规划纲要,聚焦干部成长所需,坚持“全覆盖”培训和“菜单式”选学相结合,通过党性教育“沉浸式”、现场研学“体验式”、情景教学“模拟式”教育培训活动,针对性弥补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提升干部思想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坚持重选育强队伍,构建“科学储备链”。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扎实推进分级分类考录,利用好转任、五方面人员考录、公务员(选调生)招录等平台,持续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扩大优秀干部队伍“增量”。积极拓宽选人视野,定期开展班子运行情况分析、干部履职回访、“阳光评议”等工作,面向全县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实行“雁阵梯队”管理,盘活优秀年轻干部资源“存量”。精准帮带,优化成才路径,16名县级领导帮带27名年轻干部,22名乡镇党政正职与21名90后班子成员结对帮带,12名县直部门“一把手”结对25名90后班子成员,通过“一对一”授业解惑,缩短业务“探索期”,助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
坚持重实践强本领,构建“实干择优链”。坚持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必修课”,把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等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分期分批组织干部到乡村一线实践培训、挂职锻炼、交流任职,在联系服务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把根扎进泥土,涵养为民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先后选派40名年轻干部驻村锻炼,20名选调生到村任职,7名年轻干部到重要部门跟班学习,形成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基层来的良性循环。按照“培养一个、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通过年轻干部擂台比武、业务比拼、能力测试等方式,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55名,优中选优提拔使用11名,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实干担当、有为有位的良好氛围。
坚持重激励强约束,构建“严管厚爱链”。注重正向激励树立“上”的导向,通过荣誉退休、到龄免职、转岗任职等方式,鼓励引导老干部腾岗让位,打通年轻干部上升渠道,形成新老更替、进退有序的良性循环。2023年,31名干部退休腾岗,补充提任优秀年轻干部17名。注重完善机制明确“下”的遵循,强化政治建设考察、年度考核、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结果运用,探索建立“红黄蓝”干部预警纠治机制,持续深化躺平式干部日常监督管理。2023年,蓝牌提醒2名,黄牌警告1名,树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注重关心关爱优化“管”的效果。落实干部关心关爱十条措施,建立干部关爱帮扶基金,扎实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时发现解决干部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2023年,走访慰问干部30名发放慰问金3万元,协调解决9名年轻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对4名身患疾病年轻干部调岗照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