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共和:“党建+”一约四促进

来源:共和融媒 发布时间:2024-06-12 15:57:48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石乃亥镇尕日拉村始终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充分运用党建示范带动催化剂效应,聚焦“一约四促进”,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组织活力和党员队伍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党建+”示范引领融合性头雁效应趋于明显,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更加坚定,绘就了一幅乡风和美、人民安乐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一、背景情况
 “尕日拉”系藏语译音,意为“白色的山坡”。位于海南州共和县西北部,青海湖西岸,距共和县城155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可利用草场面积30.7万亩。全村现有336户1170人,现有党员40人。村党支部始终针对群众观念守旧、矛盾纠纷突出、产业发展落后的问题,坚持把党组织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突出党组织特别是战斗堡垒作用,以完善村规民约为核心,以促进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促进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积极探索打造“党建+”一约四促进发展思路,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用活治理监督服务队伍,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基础,巩固发展生态环境管理治理能力,有效夯实增强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凝聚力,向心力作用发挥明显,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日益彰显。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村规民约》,乡风文明显著提升。党支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软约束作用,把村民自治和德治融入《村规民约》当中,以执行、监督、内化为切入点,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充分激发党员群众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将传统美德化风成俗,以规立德滋养文明乡风,呈现新气象,将婚丧嫁娶、环境卫生、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等贴近农牧民群众生活的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切实提高农牧民群众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同时,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理事组,监事组组织力量,切实推动村落自治,德治,法治深度融合,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志愿行动人人参与,扶困解难党员再行动的良好风尚。
 (二)推行群防群治,乡村治理显著改观。党支部把社会综合治理作为党员群众的共建责任,通过择优配强调解委员会队伍力量,健全乡村综合治理网格管理机制。大力倡导重大事项村“两委”管,村民矛盾调解委员化解,安全维稳网格员监督负责的事事有人问,有人管的工作形态。同时,党支部坚持重点时段,重要时期佩戴红袖章巡逻机制,加大对辖区内的主干道、重点场所进行执勤备勤,并多途径、多渠道向群众宣传平安知识,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让群众“眼见心安”。切实增强了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发挥资源优势,集体经济显著增强。党支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充分利用近湖靠湖的地理优势,推进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探索“合作经济”“旅游产业”等多元化发展途径,分批次打造村集体宾馆、激活集体耕地资源、共享共建东格尔观景台,实现2023年度村集体经济宾馆承包、耕地种植收益达34.18万元,累计收益58.18万元,让产业发展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稳稳托起农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的“底子”。 
 (四)突出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氛围浓郁。党支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创建与基层党建、文明乡村、社会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战站作用,大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定期举办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20余场次,有效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并充分利用“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契机,坚持党支部牵头,党员队伍示范引领,群众广泛参与推进人人“讲”团结、事事“说”团结,营造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
 (五)坚持生态发展理念,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全力维护旅游秩序,通过凝聚党员干部、生态管护员、群众等力量,形成常态化值班值守机制,出动人员2000余人次,纠正21处违规经营牧道,引导游客30000余人次,清运垃圾40余吨、清理经幡500余条,有效提高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水平。同时,以全域无垃圾创建为契机,坚持水、湖、河域并重、保护与治理齐抓,充分发挥生态管护员和公路养护员作用,按照“固定日+网格化”治理管护模式,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倡导爱路护路意识,共同维护好“碧波荡漾青海湖”这张金名片。
 三、经验启示
 (一)结合实际,紧扣中心。党建品牌的生命张力在于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必须找准党建引领发展的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品牌创建引领业务创优,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互融共进,不断拓展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坚持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彰显品牌影响力和推动力。
 (二)彰显特色,突出亮点。作为服务群众的基层党组织,要把服务作为结合点,植入品牌内核,不断增强品牌创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建品牌创建的实践载体,不断激发新生机新活力。
 (三)立足长远,健全机制。通过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成效,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持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推进品牌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保障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