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走进共和>生态共和>详细内容

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共和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速写

2022-02-14 09:35:32 点击:[] 字体:
    宽阔干净的村道,美丽别致的景观,敞亮整齐的院落,喜笑颜开的村民……

  走在共和县龙羊峡镇龙羊新村,这幅徐徐展开的美丽乡村幸福画卷,正是共和县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的一个缩影。

  2020年6月9日,共和县全域无垃圾县创建试点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正式启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共和县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一年多来,共和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治理工作,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共和县城乡提升了“颜值”、涵养了“气质”,共治、共享、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干部群众积极行动,治理工作全面开展  

  2021年1月29日,海南州委办公室、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全域无垃圾、海南在行动”环境整洁示范带动行动的通知》,拟定于2022年2月9日,由州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州直各部门各单位干部参与,在青海湖南岸流域、恰卜恰河流域开展垃圾捡拾清理活动。同时,实地巡察河湖长制、林草长制、路长制落实情况。

  开展垃圾捡拾清理活动,是州四大班子率先垂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充分展示出全州党员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

  在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潮势必再一次袭来,对于推动形成全覆盖、无缝隙、无盲点的卫生体系,常态化开展卫生整治、垃圾清理行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和县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后,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组织机构,加大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备设施建设力度,紧盯“三边一部”及村内庄外等重点部位,组织动员县乡村三级力量,全面开展治理工作。

  在城乡建立“楼长制”,在农村建立“路长制”等网格化管理机制,对主要街区、道路、村庄,定人、定时、定岗网格化管理,实现垃圾治理长效管理运行。

  共和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专栏,曝光居民不文明行为,路边小便、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被镜头记录下来,并配文字标签,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十分具有画面感。

  栏目开播一年来,起到了一定的惩戒作用,同时引导居民遵守文明规则,减少不文明行为。不仅如此,共和县还通过开展“随手捡、随手拍、随时清”活动,引导群众养成不乱扔乱倒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

  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促进共和县各地人居环境改善,还给城镇乡村一片净土。

 治理成效显著,爱护环境深入人心  

  聚焦重点领域,多措并举治顽疾,换来的是城乡村庄颜值和气质的提升,新发展理念的落实和人民福祉的增进。

  共和县地处三江源、青海湖、黄河流域三大生态圈,与湖为友、以水为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是共和县的使命。

  这些年,共和县全面落实省州河湖长令,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河湖管理保护体系,将全县110条河道、16座水库以及4个天然湖泊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抓好日常巡护和清四乱专项整治,推动河湖长制由“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

  对黄河流域3个乡镇22个村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整治,严格落实龙羊峡库区冷水鱼养殖网箱收集设备,龙羊峡入口、湖心监测断面保持Ⅲ类以上,实现了汩汩清水向东流。

  全力整治青海湖南岸违法建筑,对沿线所有经营户安装污水处理设备、签订污水清运协议,并在已建龙羊峡、倒淌河、黑马河镇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新建江西沟等3座污水处理厂。

  结合撤县设市和城市更新行动,共和县计划高标准实施恰卜恰河道生态综合工程,改善镇区水环境质量,构筑宜人靓丽的滨河绿地景观,让城市“显山露水、城景共融、活泼灵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现在,共和县各族干部群众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明显提高,人人讲卫生、家家爱干净的社会风气正逐步形成,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城市文明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