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共和年味儿遍地开花
震天锣鼓敲起来,欢快秧歌扭起来!时值新春,共和县各地新春文化活动相继举行,太平鼓、舞狮、贤孝……欢快的鼓点、热闹的秧歌,勤劳朴实的共和各族儿女满怀喜悦,红红火火闹社火,欢欢喜喜过大年。
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一),正午时分,共和县恰卜恰镇青海湖北大街农业银行院内来往人潮络绎不绝,人们纷纷围观着什么。原来,共和县铁盖乡上合乐寺村社火队正在这里举行社火演出活动。“社火是咱们青海人的特色,必须要看!”天气虽然依旧寒冷,但丝毫没有阻挡大家看演出的喜悦和热情,小小的院内围满了前来观看节目的人们。
没有绚丽的舞台设计,没有华美的灯光效果,《太平鼓》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搅儿《好日子》,加上相声、藏族弹唱,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叫人目不暇接。
精彩的民族舞蹈队给节日增添了喜悦的气氛,也将村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演出真正成为一道“接地气、年味足”的草根文化盛宴。
共和县龙羊峡镇次汗土亥村从农历正月初八开始,村民们就在村口搭建起了彩门,组织了社火队,形式各样的歌舞表演,耍闹在庄头村尾及农家院落。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敲起了锣鼓,耍起了狮子,唱起了小曲,扭起了秧歌……
2月25(农历正月初十),村民们早早地吃过早饭,扶老带幼、三五成群,纷纷赶到村两委班子办公大院看社火表演,将表演场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随着精彩的节目陆续上演,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现场一派喜庆祥和的闹春景象。
次汗土亥村党支部书记吴孝昌告诉记者,村里的社火队至今已有37年的历史了,从1970年开始,就从未停止过演出。过去参加社火表演的有年近八旬的老人,也有不到10岁的孩子,他们身着传统的演出服装,敲锣打鼓,耍起狮子,唱起小曲,附近各村的群众扶老携幼、摩肩接踵观看社火表演,感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味。
如今,社火队的人数从最初的170余人减少到了136人,但村里的后生中,对社火感兴趣的大有人在。今年43岁的方海生是社火队中的三弦弹唱表演者,在过去的七年中,对三弦深感兴趣的他一直跟随着师傅王文义学习,从弦音元韵到演奏技巧再到演奏时细腻的情感处理,这个平时以务工为生的农村汉子利用闲暇时间,一点一滴学习,经过多年勤奋苦练,如今的他终于成为了社火队中的一员,传承着老一辈的优良传统。
虽然没有大城市大舞台大背景的衬托,没有大明星的加盟演出,但是次汗土亥的社火同样让大家喜笑颜开,同样精彩纷呈。“社火表演活动的举行不仅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更书写着人们期盼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把群众庆新春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共和县宣传部副部长旦正多杰介绍说。
一场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将共和“闹”了个热火朝天。这几日,走进共和地区,所到之处,年味儿遍地开花。(海南报记者/才让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