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明同行 建和谐社会----共和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不断丰富宣传教育载体,深化公民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公民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一是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今年投入12万元设置了大型宣传标语2面、宣传栏6个、活动展板500余块,发动各级文明单位利用宣传橱窗、楼宇电视、LED电子屏播发公益广告2500余条。二是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印发《开展“文明共和”创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利用重大节日和敏感节点,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清明节“缅怀先烈、感恩思源”、“感恩母亲节”、“博爱一日捐”、法治宣传教育、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文明风尚。
----追寻“最美”弘扬正气。注重在全社会营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凝聚向善向上力量的文明之风,继续开展“最美共和人”、“最美家庭”、“最美乡村”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年内评选出“最美共和人”9名,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文明风尚。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今年,我县被中央文明委复审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省文明委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全县获评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文明单位”10个;州级“文明单位”16个,“文明村”1个,“文明学校”12个,“先进个人”4个;县级“文明单位”13个,“文明学校”3个,“文明乡镇”4个,文明站所、村、社区6个,“先进个人”3个。
以文化惠民为载体,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结合县情实际和地方文化特色,在春节、端午节、建党节等节庆时间,组织开展社火、灯会、射箭赛、篮球赛、周末广场“百姓大舞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烈欢迎。县文化馆群艺馆今年演出55场次。开放县射箭馆,为健身爱好者提供了开展射箭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的平台,累计接待人数达13.25人(次)。同时,开展了科普宣传、实用技术讲座、图书流动服务窗口、卫生咨询、义诊等活动。
----切实净化文化环境。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对辖区内网吧、娱乐场所进行集中执法检查60余次,发现隐患4余起,责令整改4余起;开展各类维权讲座、反邪教科普宣传、法制报告进校园活动共65场次。在规范网络文化经营秩序方面,检查网吧256家次,停业整顿3家,坚决查处利用信息网络传播各类有害信息的行为。在清扫文化垃圾方面,收缴非法出版物650张,非法音像制品220张,盗版光碟450张,警告21家,责令整改8家,不断净化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