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文明城 都是文明人——共和县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小记
12月17日下午6时许,在位于共和县恰卜恰镇恰雄路的一家小超市里,各式各样的日用百货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却不见店主。人们来到货架前拿走需要的东西,并按照价格到门前的柜台前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过了5分钟左右,店主从外面不慌不忙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大箱子。在与这位店主聊天时,记者得知,店主之所以放心货物不被偷取,是因为分别在各角落装了摄像头。“就算有摄像头,来往的陌生人这么多,你就不怕呀。”记者不解。“我经常开着店门去外面取快递、去附近的二小接孩子,没有出现过货物被偷的现象。现在的人,不像以前,素质很高的。”这位店主回答道。
如此场景,在共和县各地区时有出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真诚,是共和县一道不可不提的风景线。
这些年,共和县围绕“生态共和、文明共和、和谐共和、富裕共和”开展文明创建工作,2017年,共和县被中央文明委复审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省文明委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如今的共和,精神文明之树郁郁葱葱。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不断丰富宣传教育载体,深化公民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公民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清明节“缅怀先烈、感恩思源”等活动;继续开展“最美共和人”、“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年内评选出“最美共和人”9名,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文明风尚。
在学校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礼节礼仪教育,大力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在组织相关单位赴互助县学习考察的基础上,成立创城工作指挥部,制定创城工作方案和宣传方案,发放倡议书等,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稳步推进“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
以城镇社区为重点,通过召开动员会、发放宣传资料、加强督促指导等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全县“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年内,共发放《“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读本》600本。为恰卜恰镇、龙羊峡镇、倒淌河镇的四个创建示范社区解决创建工作经费2万元。
各乡镇和社区按照全县工作安排,认真制定工作方案,乡镇成立领导小组,村社成立评审小组,层层宣传动员、进村摸清底数、确定评选家庭。在此基础上,按9%的创评工作目标,共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3141户,“五星级文明示范户”157户。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结合县情实际和地方文化特色,在春节、端午节、建党节等节庆时间,组织开展社火、灯会、射箭赛、篮球赛、周末广场“百姓大舞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烈欢迎。
县文化馆群艺馆今年演出55场次,开放县射箭馆,为健身爱好者提供了开展射箭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的平台,累计接待人数达13.25人(次)。
开展了科普宣传、实用技术讲座、图书流动服务窗口、卫生咨询、义诊等活动;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各类维权讲座、反邪教科普宣传、法制报告进校园活动共65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