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水利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共和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面完成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以协调聚合力,以监督促提升,推动全县水行政执法制度机制不断健全、方式方法持续优化、质量效能稳步提升,扎实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取得新成效。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重新梳理领导分工,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股室具体落实的依法行政管理工作体制。制定印发了《共和县水利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明确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和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全力确保政府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法治意识。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紧密结合《共和县水利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及党纪法规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累计党组中心组学法10次,推动领导干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为切实提高全局党员干部法治素养和水平奠定了基础,不断增强了党组班子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法治宣传教育,利用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等形式,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累计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19次,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自觉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创新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围绕水利重点工作,推进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多形式”普法。一是充分利用“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资料、悬挂横幅、设置展板等方式,向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及涉水法律知识,同时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法律知识,不断扩大普法宣传范围。二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将法治宣传融入日常法治全过程,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契机,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海南州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悬挂横幅10余条。联合州水利局,组织河长办、水土保持站相关人员组成普法宣传小组,赴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实施的青海湖旅游公路(Ⅰ期)建设项目等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就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信用评价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开展解答释疑、交流讨论,教育引导企业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各项措施,严防人为水土流失;增强企业保护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全力营造节约用水的浓厚氛围。同时做好法律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向参建单位及务工人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等,营造了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履行法定职责,提升法治水平。一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简化行政审批,推行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健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管理,细化各部门职能职责,落实责任,积极主动回复12345热线16件,信访局转办件2件,确保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解答。二是按照“谁制订、谁清理”的原则,及时组织开展进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继续有效文件2件,废止文件2件。三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明确政务公开内容、形式和程序,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政务公开栏等渠道,及时公开水利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执法信息等,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时效性
(四)立足行业职能,依法治水管水。紧盯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河道采砂、水土保持等重点领域开展执法和监督行动。一是加强对河道非法采砂、水事违法行为的整治,严厉查处各种违法水事行为,累计河道巡查39次,处理盗采砂石2起,罚款2万元,劝解偷采砂石人员40余人,并组织宣教学习了《海南州河道采砂管理办法》,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尊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构建共同参与的河湖管护机制。二是严格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审批并许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33项,批复防治责任范围243.81公顷。核查疑似违法违规图斑14个,认定违规项目5个;专项督查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期)工程生产建设项目36次,下发整改通知6份。同时对历年生产建设项目倒排,共下发整改意见通知书46份,督促其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增强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法律意识。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88.82万元。三是开展取用水常态化监督检查,对全县工业企业、服务业等行业取用地表水、地下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累计排查50余家企业,取消取水许可2家,补办取水许可证4家。严厉打击非法取水用水、超计划取用水等行为,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强化。部分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一些复杂法律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还不够精准到位,法治素养能力欠缺,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深不透;二是法治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还需拓展。尽管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但仍存在部分群众对水利法律法规知晓率不高的情况,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趣味性还需进一步增强,宣传形式也有待创新。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严格按照州县委关于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措施。一是持续深化法治学习培训,继续加大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水利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力度,丰富学习形式,注重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干部职工依法履职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水利法治工作队伍。二是创新法治宣传工作方式,加强普法宣传方式的多样化,结合水利工作的特点,在普法宣传上体现的水利工作的特色,运用各种方式,提高普法宣传的效果。三是完善法治政府建设长效机制,对照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不断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整改完善,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