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走进共和>法治共和>详细内容

共和县公安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5-02-24 09:47:10 点击:[] 字体:

2024年,共和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公安机关有力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排查整治受立案突出问题为牵引,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正确执法理念

一是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执法理念。坚持理论学习“第一议题”、支部学习“第一内容”、民辅警学习“第一任务”,制定2024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全局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和民警教育培训计划中;通过支部学习、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培育养成全体民辅警法治思维的概念框架,筑牢民警法律底线、强化法律意识。截至12月31日,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集体学习39次,举办法治讲座2次。二是教育培训实战化,提升队伍攻坚力。制定《共和县公安局教育训练方案》,根据每周训练计划,对局机关各部门、各基层派出所以及特巡警大队分批次进行“基础性”授课,涉及理论学习、常用法律法规、武器警械使用、徒手防卫控制以及基础执法办案等课程。落实“上门式”专训,组织各队室民警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到法制、刑侦等业务部门实地跟班学习,跟班学习结束后进行相应考核。三是积极开展电诈、走私、养老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工作。坚持以防为先、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反诈宣传年”活动为契机,推动构建“全警反诈、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不断强化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形成“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的电诈宣传格局,提高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公安机关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的决心与信心,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宣传135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分靠前站位,全面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组织民辅村警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走访入户活动,以治安复杂区域、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等矛盾易发、多发区域作为矛盾纠纷重点排查目标,把可能产生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的领域、群体、人员全部纳入排查视野,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赢得主动权,定期与社区(村委会)负责人、治保主任等面对面交流辖区矛盾纠纷的排查情况,准确掌握人员动态和事态发展,充分了解掌握辖区潜在风险隐患。

(二)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强化全警依法履职水平

一是强化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为固本强基,加强队伍政治建设、业务建设,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守法学法用法,提高全警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民警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局以“干部要干”的要求,定人、定时间、定课题,研究制定《共和县公安局2024年执法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法律讲堂26次,法治培训课堂3次,受训人数1500余人次;为验收培训效果,组织摸底考试1次,参考人数58人;组织执法办案部门民警参加庭审旁听1次;对河东河西常见高发的警情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展模拟警情演练5次,现场纠正,现场教学。二是严格运用学法成果,夯实自身工作基础。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要求,积极推进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工作,严禁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或辅警进行执法办案活动,坚决杜绝无证执法、乱执法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局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通过率为98 %4名民警取得高级执法资格证书,5名民警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三)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能力,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一是法制员“贴身”监督,构建监督新格局。细化案审责任,将原有的4名专职法制员调整为5名,形成专职法制员与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捆绑责任制的新格局,通过压实主体责任,明确法制员、法制民警审核内容,形成了三级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监督审核促执法规范化提升的新局面。每月开展执法质量考核,下发通报11次。二是严格落实“一月一考核”机制“两统一”审核机制。全面审核行政案件274起500余次,刑事案件196起300余次,案均开具补正清单和指导意见10余条。召开通案会议10余次,各级案件评查中未发现定性错误和量罚不当的问题。对我局警情分流情况、执法音视频标注关联情况、受立案情况实时监督巡查,下发书面通报291期,以电话通知、发送微信信息的方式通报整改100余次;对所有警情电话回访,发现疑似警情6起,已全部整改;三是建立依法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及法律顾问作用调整确定了局领导班子在内的13名业务骨干为成员,统筹协调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执法工作在局党委领导监督下有序开展2024至今,共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议6次,统筹协调督察、信访、政工、法制等监督部门的衔接配合,努力形成推进合力。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策全部经合法性审查工作要求,以法制大队牵头,联合我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顾问,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监督管理。聘请青海观若律师事务所作为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执法监督、案件代理研判、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中的作用,拓宽法律顾问参与行政事项法律服务渠道。

(四)进一步提升服务实战能力,全面提高执法工作质效

一是规范使用执法办案中心,打造高效执法环境。聚焦法治公安建设总目标,严格按照“规范办案、方便基层、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对进出办案区的人员统一登记管理共计472人次,对所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审讯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刻盘备份758张。通过网络监控调度方式,对局属各派出所办案场所进行定时不定时巡查40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整改,整改率为100%,全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执法办案分中心,法制大队梳理了2023年以来我局受立的797起案件,逐案过滤、逐物清查,发现一年以上未破案件418起,案卷全部收回案件保管室管理。发现未发还的行政案件涉案财物22件,刑事涉案财物42件,已经全部收回涉案财物保管室按照保存条件分类管理。二是健全法制审核机制。继续深化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审核事项、程序和标准。落实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规范对不不诉提请复议复核工作。根据“两统一”工作相关要求,由法制部门对案件进行集中审核,统一出口提捕案件25起,提捕犯罪嫌疑人57人,移诉案件67起,移诉犯罪嫌疑人105人,移交各类案件15起。三是强化监督督查,促进执法办案水平。为全面提升执法办案水平,促进执法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实地督导检查各派出所案管室、办案场所等区域,随机抽取派出所办理的案件,重点检查警情分流是否及时、准确,受立案是否如实、规范,自接警情是否录入系统,各办案部门落实“四个一律”情况和群众亲临报警“三个当场”的要求是否认真落实。严格按照《共和县公安局执法全流程视音频记录工作规范(试行)》对已分流警情执法记录仪关联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全力推动和提升我局执法规范化建设。

(五)进一步提升抓落实能力,确保法治公安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法治公安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局公安工作实际,制定下发《共和县公安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成立由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才铎同志为组长,其他局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警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召开工作例会一次,听取法治公安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研究解决,同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做到法治公安工作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二是提前谋划,形成“党委领导、法制牵头、多警参与”的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新格局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讨论,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等方面,对法治公安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局党委研究决定由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才铎主管法制工作,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张凯君协管法制工作,形成主要领导齐抓共管的局面,为我局执法规范化工作开展“保驾护航”。三是人事制度规范化 提升队伍战斗力。坚持把建强法制人才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谋划,在用才、育才方面狠下功夫,鼓励民警积极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支持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的民警担任公职律师,优先在法制大队任职四是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普法宣传有声有色结合共和公安工作实际,制定印发《共和县公安局2024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制定了共和县公安局普法工作清单,确保每个时间节点都有具体的任务开展普法宣传。结合1.10”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关键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全力助推“平安共和”工作,共开展交通安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安全、禁毒宣传进“校园”等宣传活动1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1000余份,受教群众达3000余人次。

(六)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严格落实执法公开制度。通过青海公安“阳光警务”平台、海南州社会信用体系平台,最大限度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按照共享目录和数据报送清单,以法制部门为主要信息归口,结合收集治安特种行业许可信息,及时向信用平台全量报送信用信息,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况以及涉密信息外,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信息按要求每两周归集上报1次,并建立信息报送台账。二是创优民生警务,提升服务效能。坚持把让人民满意作为服务群众的最高追求,优化户籍、交管、出入境等方面40项便民措施,通过“放管服”各项举措,推进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举措,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共22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受理2024年以来,共办理身份证10798张,办理异地身份证5592张(其中省内异地5293张、省外异地299张),办理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业务65人,办理特种行业年审68件,公章刻制备案2334件,办理注销印章业务811件。办理居住证626张,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惠民。

二、存在问题

一是执法监督主体履职能力不强。法制部门自身法律知识储备还不足,对新型犯罪、新法律的学习研读还不够。目前,法制大队共有民警9人,但仅有4名民警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名民警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对执法办案过程中的一些疑难案件不能给予精准指导,对部分案件的定性吃不准,存在偏差。

二是执法主体能力短板突出。执法办案人员自身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执法经验、能力不足。民警自身加强学习主动性不强,对相似案件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上思考的不多,上半年的摸底考试中,最高分为82分,最低分为16分,合格率为51%,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三是执法办案中心功能拓展,改造升级进度缓慢。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的一年,虽已完成了初步规划和基本的询、讯问功能,但离“一站式”办案中心的要求相差甚远。软件支撑上尚未实现三区数据互通、共享的功能。服务功能拓展方面停滞不前,尚未拓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公安法制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和推动公安执法工作,进一步优化监督职能,细化职责分工,教育引导广大民警规范执法言行,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公安执法覆盖到哪里,管理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让民警的执法行为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转,真正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落到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起案件中,以忠诚担当的政治责任、精细务实的工作作风、廉洁干净的队伍形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提高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全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贡献共和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