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政农科〔2023〕265号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多角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夯实法治基础,切实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将法治思维融入民生保障、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为农牧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为推进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任双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充分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健全各项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监督、年终有总结的管理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二)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法治观念。研究制定《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理论中心组2023年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及干部职工学法计划,采用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理论学习会、党组会、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定期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共组织会前学法20余次,法治讲座2次,参与法宣在线学习95人。通过学习,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不断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观念明显转变,树立了高效、便民、快捷的服务意识,法治思维深入人心,形成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常态。
(三)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提升重大事项行政决策水平。建立健全党组会议议事决策机制,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参与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四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充分论证评估、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研究后实施,不搞一言堂,充分提升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水平,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对我局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复议诉讼等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推进我局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合法合规。
(四)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基层权力运行透明度。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遵守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借助县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公开栏等平台公开发布信息153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性、民主性和利民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进驻县政务受理事项24项。2023年,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8376件,行政给付249件,行政处罚11件。
(五)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综合行政执法规范。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公正文明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积极联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及上级有关执法部门,加大对兽药、生猪屠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执法力度。一是紧紧围绕青海湖封湖育鱼、黄河龙羊峡库区封湖禁鱼2大任务,2023年立案受理渔业非法捕捞行政案件11起;二是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员队伍,设立县级农畜产品督查员4名,乡镇监管员11名,村级协管员99名,完成以蔬菜、水果、食用菌、肉类、鸡蛋、牛奶等465个批次647个样品,抽检合格率达100%;三是重点排查恰卜恰、龙羊峡、铁盖、沙珠玉等乡镇规模养殖场,积极与青海湖肉业、主月2个定点牛羊屠宰企业对接,通过调查产地检疫证明和屠宰场检疫记录,尚未发现私屠滥宰现象;四是围绕平安渔业建设,以“时时放心不下”责任感,全力推进老旧渔业船舶更新建造工作,“三无船舶”总量1013艘,申请建造520艘,签订协议455艘,船检合格交付233艘,发放池沼公鱼特许捕捞证320个。五是开展春播备耕执法护农、秋收专项行动,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95份,农机执法人员重点对农机拥有大户进行执法检查,填写执法检查单62张,责令整改违规操作11起,尚未发生非道路农机安全事故。六是立足农药、兽药、饲料等农牧业生产投入品监管,对15家农药、7家兽药、15家饲料经营门店、4家渔业养殖企业进行监管,通过春季护农、秋季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责令限期整改下架销售不符合标签及使用用途的农药5批次120瓶,尚未发现国家违禁兽药、高毒农药、不合格饲料流入销售市场。
(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认真做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积极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4件,受理投诉举报7件,办结答复满意率均为100%。
(七)开展多样化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群众法律意识。结合“八五”普法、“法律十进”、“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宣传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族团结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宣传节点,深入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涉及《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动物检疫法》等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和宣传内容,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普法驿站等作用,扩大法治宣传的声势和影响,增强法治宣传的生动性、互动性和实效性,提升法治宣传效果。一年来,开展集中普法宣传共25场次,摆放展板80块,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宣传册2万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法治社会氛围。
(八)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定,认真落实公文审签制度、备案制度等相关制度。凡是以党组、局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审查依据是否充分,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政策,程序是否合法,并统一登记、统一编制登记号,做到于法于据、程序正当。2023年继续有效(保留)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
二、存在问题
一是普法措施不多,效果不明显。法治宣传存在盲区死角,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普法形式单一,运用新媒体少,不具备吸引力,对农牧民重点学法对象没有做到“多层次、全覆盖”,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二是依法行政水平不够。干部职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不高;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衔接机制不够,开展执法工作存在被动现象。三是尊法学法守法氛围不浓厚。农牧民群众法治意识淡薄,法治思维未真正有效落实到位,没有切切实实将法律运用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未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三、2024 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内容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相结合,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专题党课、邀请专家专题辅导等方式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学用结合。
(二)强化组织保障。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州、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部署要求,制定法治建设方案,对相关任务进行分解,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对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系统性部署安排,建立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有效运行机制,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提升法治建设工作成效。
(三)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注重围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增强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局工作,提升政府公信力,深度借助“外脑”,充分释放法律顾问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四)提升宣传质效。按照“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对重点学法对象法治宣传教育,普遍建立法治文化阵地,紧抓传统节假日等普法时点、宪法宣传日等普法节点、农牧民群众等普法重点,全方位推进法治宣传,快速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升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满意度。